电智十载薪火相继 躬行践履聚力一流
(电智学院官方宣传片)
★学院历史
电子工程学院成立于2014年12月,由原工程学院、理学院的部分学科调整组建。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于2019年11月,与电子工程学院合署。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理、精工、笃学、致远”的院训精神,立足国家战略布局,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努力推进基础与交叉研究,致力于拔尖创新型和行业领军型人才培养,为我国电子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学院现任党委书记林伟波、院长李震。
★党建引领
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获评广东高校党建工作论文二等奖,学校先进党支部3个、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次,入选学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3个,学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1项。
★师资力量
学院以教育家精神培育师资力量,聚集了一批潜心育人的大先生。现有在职教工10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学术型硕士生导师20人、专业型硕士生导师35人。现聘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特聘专家1人、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法国)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2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人。获中华全国“第九届侨界贡献奖一等奖”1人、广东首届“十佳农科专家”1人,南粤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三八”红旗手1人、广东省研究生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优秀班主任2人、“十佳”辅导员3人。
★学科建设
学院根据需求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加大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现有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博士招生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2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和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人工智能2个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和农业工程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设有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学院积极建立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系列科研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目前拥有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精准农业航空学科建设引智基地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广东省农情信息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教学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市级教学与科研平台、3个省级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3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人才培养
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四个服务”办学根本,持续推进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新工科”拔尖创新型和行业领军型人才。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小型飞行器基础》),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大学物理》《人工智能技术智慧农业应用导论》《数字电子技术》),主编出版《精准农业航空技术》等教材9部,其中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主持省级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建设项目9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3项,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1项、校级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专项1项。
目前在校学生规模达2400人,其中本科生20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历届学子传承“明理、精工、笃学、致远”的院训精神,在学术探索、科技创新、创业实践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学院学子申请专利软件著作300余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专业竞赛中争金夺银,获国家级竞赛奖励60余项,省级竞赛奖励250余项。其中获团中央、科技部“小平科技”创新奖1项,打破我校在全国青年科技创新中获奖荣誉的最高纪录,并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接见。一批电智校友现已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学院获评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集体典型经验一等奖,广东高校学生工作案例评优活动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
★科学研究
学院勇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任。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校科研经费总额超1.5亿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各类知识产权400余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杰出科技创新奖、大北农科技奖创新奖、广东省科技合作奖等各类科学技术奖励20多项。
★社会服务
学院聚焦“四个面向”,努力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政校企合作,与碧桂园、大疆、极飞、杰理、易星标、卡尔蔡司、通则康威等30余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关系,与30余家企业共建本科生或研究生实践基地,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水稻遥感信息决策模型、植保无人机在精准变量中的应用、果园智慧监测技术和智能水肥一体化研究等横向课题共计80余项。学院积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选派挂职干部7人次,科技特派员20余人次,指导建设增城君达农业专业合作社、从化荔博园、阳西县现代化高标准优质荔枝采穗圃、梅州振声现代农业装备永根科技站等项目。岳学军教授获全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优秀巾帼队员。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以开放的姿态构建联通全球的桥梁,传播面向世界的华农智慧,主办第八至十一届国际精准农业航空会议、第十二届精准农业与航空施药技术国际研讨会、中衡山论坛学术会议、精准畜牧国际专业学术会议及学术研讨会,承办科技部“一带一路”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技术国际培训班,接待厄瓜多尔、格鲁吉亚等国家的领导人和专家到校交流访问,并协办第16届欧洲果树精准喷施技术学术研讨会议,出国(境)访学、学术交流达30人次,参加国际会议200余人次,为我国精准农业航空技术领跑世界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