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邓冬梅教授应邀在教三3615教室,为我院师生作题为“结构光场的传输动力学及应用”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华南农业大学光电信息协会承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主任林芳教授主持,欧阳强强副教授、林祖芳副教授等学院师生参会。
报告中,邓冬梅教授以“结构光场”为核心,详细介绍了光场调控的新理论与方法,她提出了自由空间中光场的相位与频谱协同调控策略,并基于光折变晶体的非线性效应实现了光场轨迹、自聚焦强度及分裂行为的精准操控,突破了传统光束调控的局限性。同时,邓教授开发了基于非线性介质的光场分裂与自聚焦调控技术,创新地对光束进行调控,可让光束沿预设轨迹传播;相关成果在光镊系统、生物医学、量子信息等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图1 邓冬梅教授精彩报告)
据悉,邓冬梅教授是华南师范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结构光场调控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论文累计他引超3000次,学术影响力显著。其指导的学生团队屡获殊荣,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个人连续五年(2020-2024)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4年荣登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及“年度影响力”双榜单,彰显其国际学术地位。
(图2 邓冬梅教授与同学们积极互动)
本次报告持续两小时,邓冬梅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了在场师生对结构光场研究的浓厚兴趣。会后讨论期间,老师和同学们积极提问,邓冬梅对光场调控技术难点、跨学科应用潜力等问题,做了更细致的解答。
此次讲座不仅让参与的师生们开拓了眼界,还帮助大家了解了最新的前沿知识,有助于本科同学深入了解学科知识、激发研究兴趣,进一步提升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文图/应用物理系 初审/张忠伟 复审/刘勇 终审/梁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