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及《华南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一、 组织领导
(一)成立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其他成员由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学院纪委书记、一级学科专业负责人和二级学科专业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本学院复试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建立复试专家库并从中抽签确定各复试专家小组成员,组织复试具体工作、审核复试记录与结果,并负责解释复试结果。
(二)成立复试专家组
学院将建立由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组成的复试专家库,并按照招生专业目录的招生专业,从复试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成立复试专家小组。每个复试小组由5名及以上在职教师组成,其中研究生导师不少于3名,外语听说能力较强的老师不少于1名,另安排工作秘书2人,1人负责复试具体组织,1人负责候场室和候考考生的管理。
复试专家小组应根据学院的复试工作方案,结合本学科特点、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对考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判,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复试评分工作。工作秘书负责查验复试考生身份、线下复试具体组织,规范做好复试记录并由专家组、记录员逐一签名,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内容和试题属于密级材料,按照保密要求管理。
二、招生计划与复试人数
(一)各专业拟招生人数
学位类别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计划招生人数(含专项计划,不含推免生) | 复试考生人数 | 招生人数中包含的专项计划项目及计划数 |
学术型 | 080300 | 光学工程 | 10 | 2 | 0 |
学术型 | 08100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0 | 0 | 0 |
学术型 | 082800 | 农业工程 | 5 | 0 | 0 |
专业型 | 085401 |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44 | 85 | 大学生退役士兵专项计划2人,粤港澳大湾区联培指标1个,佛山基地专项指标1个,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指标3个,永根科技站(科技小院)专项指标3个,先行从化班专项指标1人,紫金茶产业班专项指标1个,东源创新班专项指标1个。 |
专业型 | 085410 | 人工智能 | 50 | 75 | 广州海洋实验室联培指标1个,中外双导师国际联培指标1个,佛山基地专项指标1个,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指标1个,永根科技站(科技小院)专项指标5个,先行从化班专项指标3个,东源创新班专项指标2个。 |
特别说明:
1.本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专业按照复试拟招人数的1:2差额比例,根据考生总成绩确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其余专业按1:1.5差额比例确定复试考生名单。若进入复试的最后一名考生同分,则同分考生全部安排进入复试。
2.各专业招生人数将根据实际招生情况进行微调。我院学术型专业接收调剂生,调剂信息另行通知。
3.退役士兵计划为单列指标,以学校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不可挪用。
(二)复试考生名单
根据考生总成绩排序(考生单科分和总分均须达到国家A类线),复试考生名单见附件1。
四、复试安排
(一)复试时间安排
1、第一志愿考生
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开复试,先进行第一志愿考生复试,再进行调剂考生复试。第一志愿考生复试时间如下:
专业名称 | 复试类型 | 时间安排 | 考察时长 | 候考地点 | 面试(机试)地点 |
080300光学工程 | 面试 | 3月28日 | 每位考生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 2号楼207 | 2号楼206 |
08540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 | 机试 | 3月28日 (周五) | 每位考生机试时间原则上为15分钟 | 工程学院南楼301 | 工程学院南楼303 |
面试 | 3月28日 | 每位考生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0分钟 | 2号楼207 | 2号楼206、302、307 | |
085410人工智能 | 面试 | 3月29日 | 每位考生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 2号楼207 | 2号楼206、302、307 |
2、调剂考生
调剂考生复试在第一志愿考生复试结束、教育部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进行。根据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另做安排,请考生留意学院通知。
考生不按时参加复试的,视为自动放弃复试资格。
(二)复试分组原则
1. 随机组成复试专家组、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抽取复试试题。
2.同一招生专业录取人数少于20人的不分组复试。同一招生专业录取人数多于20人的,原则上采用分组复试,各组的评分标准保持一致。
(三)复试资料审核安排
考生按要求在学信网“远程招生面试系统”上传复试材料,学院对考生提交的复试材料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的考生须重新上传符合要求的材料。复试开始前,利用学信网“远程招生面试系统”的人脸比对功能,在学生进入候考室前对学生进行“两识别”(人脸识别、认证识别)、“四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数据比对)等措施。
①身份证(军人提供军官证)(过期证件无效)。
②学籍学历材料:往届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或教育部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本人学生证(或教育部学籍在线认证报告)。
③本科期间成绩单(应提交加盖公章的原件,往届生如提交复印件则须由档案管理部门盖章)。
④初试准考证、复试通知书。
⑤同等学力考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两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两年以上的考生,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除①②③④外,还须提供大学本科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证明已进修本科八门以上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
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除①②③④外,还须提供入伍批准书、退役证件。
入学后三个月内,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处理。1. 考生考前在学信网“远程招生面试系统”上传复试材料,学院对考生提交的复试材料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的考生须重新上传符合要求的材料。资料审核不通过,不得安排学生参加复试。
五、复试内容
复试重点考查考生的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测试、专业素质及能力考核、综合素质及能力考核三个部分。
1、外语能力测试
主要考查外语听说、阅读理解能力,满分为100分。
2、专业素质及能力考核
专业素质及能力考核满分100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专业含机试和面试两部分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综合素质及能力考核
综合素质及能力考核满分100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及实际工作等方面的经历;
(3)心理素质、表达能力。
六、复试形式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统筹考虑学校学院实际情况及复试工作要求,我院2025年各招生专业的复试均采用线下复试的方式进行,复试全程录音录像。复试前的人脸比对、个人资料提交和审核环节继续采用教育部学信网“远程招生面试系统”的平台。请所有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审核材料,并按时参加现场复试。
七、复试流程
1、下载复试通知书
参加复试的考生可登录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招生系统下载复试通知书,所有复试考生名单见附件1。
2、提交资格审查材料
考生须于正式复试前三天完成资格审查。考生按要求于3月25日前在学信网“远程面试系统”上传复试材料,学院对考生提交的复试材料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的考生须重新上传符合要求的材料。
提交材料(电子版)清单按《华南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办法》执行。
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复试。
八、成绩计算及录取原则
(一)复试成绩
1.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专业
考生复试成绩=外语能力考核成绩*30% + 专业素质能力考核成绩(机试成绩*75%+面试专业素质能力考核成绩*25%)*40%+ 综合素质能力考核成绩*30%。
2.其他专业
考生复试成绩=外语能力考核成绩*30% + 专业素质能力考核成绩*40% + 综合素质能力考核成绩*30%。
(二)综合成绩
由考生初试总成绩和复试成绩计算得出综合成绩。计算方法为:考生综合成绩=(初试总成绩/5)×50%+复试成绩×50%。
九、录取原则
按照《华南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办法》执行。拟录取考生名单确定后,由学院组织拟录取考生和导师进行师生互选。录取考生须服从学院和导师的培养安排。
十、监督和复议
1.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本院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
2.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对本院考生的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监督,当考生对复试提出书面质疑和申诉时,学院领导小组在5个工作日内答复考生。
十一、其他事项
本细则未尽事宜,按照《华南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办法》执行。
十二、温馨提示
为方便考生及时了解学院复试通知信息,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请加入QQ通知群:741648722,进群验证信息为:姓名+身份证后六位。
咨询电话:19928383019
学院监督电话:(020)85283362 19928383019
电子信箱:dzky@scau.edu.cn
附件:1.电智学院一志愿复试考生名单.xlsx
2.华南农业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办法https://yzb.scau.edu.cn/2025/0314/c2138a402310/page.htm
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