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我校荣获“分赛区优秀组织奖”称号,我院学生参赛队伍获得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今年是我校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组织奖,入围国赛并获奖队伍最多的一年。
(我校荣获“分赛区优秀组织奖”称号)
本次大赛是国内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旨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工程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人才储备,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大赛共吸引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来自全国430余所高校的5600多支队伍参赛,涵盖了集成电路设计、芯片应用、半导体工艺、半导体测试、EDA以及集成电路创新成果等13个技术方向。
(我校团队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在本次比赛中,我校参赛的微电子工程系本科生团队“使一颗芯免于哀伤”(指导老师:刘洪山)展示了其高端机器人平台控制项目。该项目基于Robei EDA工具,集成了自适应运动控制技术、状态监测系统以及低延迟的蓝牙控制模块,成功实现了机器人在动态环境下的高效、精确操作。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团队自主设计的微光控制芯片及其嵌入式算法,使机器人能够根据特定任务需求动态调整运动参数,从而保证操作的精度与稳定性。
在软件层面上,该项目达到了行业领先的高精度与低延迟标准。团队设计的遥控指令融合校验算法大幅度提升了通信可靠性,成功率达到99%,较传统平台提高了25%。即使在15米的通信距离下,系统仍能实现精确的遥控操作。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显著优化了电机在不同反馈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能力,精确调整运动曲线;此外,逆运动学求解进一步将机械臂在复杂任务场景下的响应速度提升了30%。通过先进的状态监测系统,机器人能够基于实时传感器数据对环境参数和硬件健康状态进行精确地预测和监控,在各种工况下实现自适应响应。此系统显著减少了非计划停机时间,在业内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在硬件设计上,该项目实现了多种控制模式的无缝切换,并通过FPGA架构优化了I2C和SPI等通信接口,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开发了专门的优化算法,与现有行业标准相比,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提高了10%。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增强了机器人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还彰显了我校在集成电路设计与智能控制领域的技术优势。
(我校参赛队伍成员合影)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整合企业优质资源,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学院与珠海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持续推进校企产教融合,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和专业实验室,积极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科研与实验基础上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学院将继续大力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型专业人才,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文图/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初审/刘永明 复审/谢家兴 终审/梁耀明)